第三個消費時代,是個性化消費時代,消費“圍繞個人”展開。過度工業化導致的產能過剩、商品泛濫,家家戶戶都不缺吃、不缺穿、不缺用的東西。
于是,人們通過消費個性化的東西來彰顯自我,社會掉進品牌化、差異化、多元化的營銷黑洞,滿大街的人都變成了行走的廣告牌。社會消費的主旋律是身份和面子。
第四個消費時代,是價值化消費時代,消費“圍繞價值觀”展開。人們更注重自然回歸、簡約環保,淡化消費的過程,更重視消費過后的結果。
在日本,典型的代表是無印良品和優衣庫——沒有品牌的好東西和不是大品牌的好東西,社會開始反品牌化、反大牌化。
日本、韓國、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的消費,已全面從第三個時代向第四個時代演變。但是咱們中國由于幅員遼闊,人口眾多,發展極度不均衡,除了第一個消費時代隨著國家的扶貧攻堅基本絕跡之外,第二、第三、第四個消費時代,全部在祖國的大地上并行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