踐行公益的路上,湖南仁孚從未停止。響應梅賽德斯-奔馳星愿基金的號召,為了回饋4萬余名車主的支持與認可, 5月23日,湖南仁孚奔馳助農行動正式出發,首站是湘農薈大直播會同專場。 
從長沙到會同,470公里,近6個小時的車程,因為心中有光,也讓我們有了前行的動力。我們提前一天出發,迎著朝陽,沿著滬昆高速,穿過雪峰山隧道,終于抵達有“生態肺城”之稱的會同。 翻山越嶺,只為尋一口好茶 會同是茶祖神農炎帝故里,種茶歷史悠久,自宋明以來會同茶葉就被列為“貢茶”。下高速后,翻山越嶺,我們開著梅賽德斯-奔馳長軸距A級轎車,沿著盤山路,驅車1個多小時,終于抵達寶田茶葉所在的茶園。 
寶田茶葉有近萬畝的有機茶園,主打有機茶,從施肥到采摘,不打農藥、不施化肥,全自動電子氣象站對空氣質量實時監測。茶園海拔700多米,常年云霧繚繞,也讓寶田茶具有獨特的香氣,口感濃郁。 
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,這里便是一個茶廠,歷史悠久。如今,寶田茶葉已經成為馳名中外的品牌,80%的茶葉產量用于出口,主要供應歐盟和澳大利亞市場。 
寶田茶葉,也改變了周邊百姓的生活。采茶最高峰時期,每天有兩三百人同時采茶,其中貧困戶占比60%以上,按日結算,時間自由,既可以照顧家庭,又可以賺錢養家。一位80歲的阿婆,無論下雨天晴,每天都會從附近趕到山上采茶,日均收入也能達到60-80元。 
受疫情影響,出口為主的寶田茶葉,訂單下滑明顯。在穩住原有市場的同時,只能不斷開拓國內市場。 精耕細作,低調的魔芋綻放大大的魔力 聽聞魔芋是會同縣三大特色,我們特意參觀了魔芋的生產與加工基地。在湖南博嘉魔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田里,終于見到了魔芋生長的樣子。 
魔芋是一種神奇的生物,剛生長時像雨后竹筍,后逐漸長成一顆傘狀的樹。每到第四年,它會開花,然后重生。 
直到2000年前后,大家才意識到,魔芋雖長相如土豆,營養價值卻十分豐富,是個“金疙瘩”。而生長在天然氧吧里的會同魔芋,采用綠色無污染的原生態種植方法,富含18種氨基酸、23種礦物元素、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大量的葡甘聚糖。 
湖南博嘉魔力總經理鐘果林說,“魔芋喜陰,食用價值高,可開發潛力大,目前該產業帶領著286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! 
隨著魔芋種植技術的成功,鐘果林考慮魔芋的加工與銷售問題。去年,公司推出了魔芋絲等3個系列10余款產品,口味多元,并得到市場的認可。魔芋絲有五香味、麻辣味、泡椒味等不同口味,口感爽脆,有“素毛肚”之稱,成為年輕人愛吃的零食。 
今年湖南博嘉魔力也受到了疫情影響,前期銷量受到影響,后期原材料缺貨,直到5月初,生產才完全恢復正常。據湖南博嘉魔力公司負責人鄧云輝介紹,“公司從去年開始發力電商,今年也將進一步擴大生產,爭取產銷均有突破! 侗族風情,在古村落中品味特色民俗 從會同縣城驅車一個小時,穿過九曲十八彎的山路,便可抵達高椅古村。高椅古村被評為中國十佳古村之一,也是“湘農薈大直播”直播間所在位置。因大量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建筑,還被專家稱為民居村落發展的一部“建筑史書”。 

高椅的老房子多為木建筑,在當地俗稱窨子屋,整個建筑由8-9米高的二層馬頭墻封閉,構成的庭院往往是門里有門、院中有院、院院相通、戶戶相連,雨天足不濕鞋即可在村中走巷串戶。 

在播現場,不僅可以感受到的會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,還有匠心的民間工藝、可口的地方特產。Q彈爽滑的魔芋絲、香味撲鼻的會同茶葉、入口即化的艾蒿粑粑、色彩紅亮的火塘臘肉…… 
從15時30分的“斗牛舞”準時開場,到18時38分以“儺戲”結束,“湘農薈大直播”會同專場歷時3個小時,聯動紅網、紅網時刻LED聯播網、騰訊、快手、百度、抖音、淘寶、拼多多八大平臺全程直播互動,聯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CNR、央廣網、湖南日報、湖南衛視、湖南經視、紅網時刻、新湖南、騰訊新聞八大媒體同步報道。而湘農薈大直播會同專場流量達3620萬人次,線上線下共達成銷售358萬元。 

在直播現場,湖南仁孚奔馳積極采購了魔芋絲、豬血丸子、羅漢果等侗鄉美食,并將定制成“仁孚助農禮盒”,送給湖南仁孚奔馳車主,助力鄉村振興。 

下一站,湖南仁孚將邀請車主一起,攜手湘農薈大直播,走進懷化靖州,品嘗靖州楊梅,助力鄉村經濟。期待你的參與!
 
|